4月11日,贵州民族大学第五届教职工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暨第六届工会会员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在大学城南校区召开。校党委书记吕国富致词,校党委副书记、校长王林作学校工作报告。在校党委班子成员杨声国、蒋雪明、周杰、吴嶷晖、任达森、汪红、副厅长级干部罗红英、校党委委员、组织部部长奉振以及特邀代表高万能、张鹏程等退休老领导出席会议,部分退休中层干部、专家学者、民主党派及工人代表作为特邀嘉宾以及教职工列席代表参会。大会由校党委副书记杨声国主持。

会议现场
大会在雄壮的国歌声中拉开帷幕。
校党委书记吕国富致开幕词。他指出,在全校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考察时重要讲话精神和全党上下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关键时期,贵州民族大学第五届教职工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暨第六届工会会员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在此开幕,这是全校广大教职员工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也是共商全校高质量发展大计的一次大会。

校党委书记吕国富讲话
吕国富指出,过去一年,全校广大教职员工在学校党委、行政的坚强领导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和省委十三届五次、六次全会及全省教育大会精神。深入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持续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坚持和加强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认真履行大学五项职能(人才培养、科研创新、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国际交流与合作),办成了一系列大事要事,全校师生团结奋斗,开创了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党建引领迈向新高度,建立健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长效机制。党建品牌建设持续深化,办学水平再上新台阶,学校成功获批博士学位授权单位和博士学位授权点。社会服务再出新成效,探索出“民大+名校+名企”合作模式,共建“富矿精开”联合创新实验室。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是“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之年,也是学校第三次党代会即将召开之年,为推动学校进一步发展,吕国富强调:一是要高举旗帜、把牢方向、凝聚高质量发展的“向心力”。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把“两个维护”落实到办学治校全过程,引领师生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接续奋斗。二是要聚焦主业、深化改革、激活内涵式发展“新动能”。当前学校正处于快速发展关键时期,要深化改革,破解难题,抢抓机遇。要以学科优化调整为抓手,以博士点建设为牵引,构建“本硕博”一体化育人体系,培养复合型人才。三是要以人为本、同心向行,共绘共享“同心圆”。全校师生勠力同心,团结一致是民大发展离不开的强大动力,要切实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解决师生急难愁盼问题。要出台相关政策服务关爱好师生,让全校师生齐心合力,共同书写民大未来发展新篇章。

校党委副书记、校长王林作学校工作报告
王林作工作报告。报告指出,一年来,全体教职工生锐意进取,拼搏奉献,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和省委十三届五次、六次全会精神及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持续巩固拓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成果。深入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坚持不懈强化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坚持和加强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和强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办学治校全过程,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的关心指导下,紧紧围绕学校改革发展大局和学校“提质增效年”工作部署,砥砺前行,实干作为,强力推进学校内涵式高质量发展,取得了历史性佳绩,书写了浓墨重彩的篇章。成功获批博士学位授权单位和物理学博士学位授权点。这是校史上继学校更名和申硕后的又一标志性成果,实现了奋进中民大的又一重大战略目标。
王林在报告中分析研判了学校发展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并对学校2025年重点工作进行系统部署。他指出,一是聚焦内涵发展,打造发展高地,激发创新动能。二是坚持立德树人,强化师资引领,厚植家国情怀。三是扩容提质培优,深化开放融合,锻造硬核实力。四是统筹规划蓝图,夯实项目根基,构筑共享集群。五是优化服务保障,涵养人文底蕴,提升发展效能。
大会期间,各代表团开展了热烈的分团讨论,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认真审议了《学校工作报告》《学校财务工作报告》《工会工作报告》《工会经费审查委员会工作报告》等相关报告,并根据学校实际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这充分反映了广大职工对学校民主管理的参与和对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新期待。

主席团会议

第一代表团

第二代表团

第三代表团

第四代表团

第五代表团

第六代表团

第七代表团

第八代表团

闭幕式
吕国富在闭幕式讲话中指出,这次大会是一次发扬民主、团结奋进的大会,是一次凝心聚力、鼓舞士气的大会,是一次求真务实、风清气正的大会,为学校高质量发展集聚了智慧、凝聚了力量。吕国富强调,面对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命题,全校要以“闯关夺隘”的决心锚定目标,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深化改革,在学科优化布局上聚力突破,在文化传承创新上厚植优势,在人才自主培养上彰显特色,朝着加快实现特色鲜明的高水平一流民族大学目标砥砺奋进,在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贵州实践新征程上,努力作出新时代贵州民族大学的新贡献。
文字:潘小露 刘思语
图片:融媒体工作站 罗时艳 侯泓宇 陈泓霖 黎安雪 彭丽瑛
一审:何春
二审:文渊
三审:邹璿